close

說到永康街,可以說是我幼年時重要的回憶,小時後常到路邊的小攤子吃挫冰,或是全家一起去東門餃子館金雞園吃水餃和小點,也常常與母親去照相館旁的小店吃乾麵配排骨湯(該店現在已變成台南小吃。。。),以及去誠記吃碗牛肉粉絲。只是其實我最愛的還是在寶宮戲院看完早場電影後去吃麥當勞(此寶宮戲院與麥當勞已不復在)。曾幾何時攤販不見了,一間間高單價的餐廳、日式拉麵進駐,從前50~60的可以吃飽的永康街,突然間像是搬到了東區一樣,所擁東西的單價都暴漲,對我來說永康街已不再是當年的永康街了。。。

R1020693.JPG 

 

這間永康刀削麵似乎倒是沒有什麼改變的,一樣的簡單低調,卻依然生意新榮。其實這間店我已經超過15年沒有去吃了,甚至早已備我遺忘,直到幾個月前店內的客人向我提起,我才想到要找時間再去吃吃看。

其實前幾天我來永康街時有特別繞了幾圈,觀察一下這幾天要吃的店。確惟獨找不到這間,查詢後才發現其實就在玫瑰緣別館對面,可能是天色昏暗加上店家較早打烊,所以我沒注意。走進看房子應該有整理過,多了外觀的玻璃而非印像中的路邊攤形象。

走進店裡,立即有人前來招呼,並將點菜單遞給我,態度算是相當不錯。ㄧ看價錢,雖比在網路上看到幾年的價錢略有調漲,但是120的價格對照昨天吃的永康牛肉麵,算是相當親民。

R1020711.JPG  R1020713.JPG 

基本上環境算是相當簡潔且乾淨;倒是店內個工作人員都沒有戴頭巾或帽子,就比較擔心會有頭髮掉進麵裡。

 

評比與感想

R1020702.JPG   


1. 湯

喝到這湯讓我有種很熟悉的感覺,絕對不是小時候的記憶,應該是最近吃過的哪間店。。。直到我發現麵中一塊半透明被我當成牛筋的竟然是白蘿蔔,我才想起這湯的味道與小六手工拉麵有幾分相似。兩者都用了白蘿蔔與牛腩,不同的是小六的白蘿蔔應該是放在湯裡面煮;而此店的白羅蔔是與牛腩一起精燉,滷至通透。還有就是香料,比起小六使用複雜的藥材,此店似乎只有使用花椒與八角(而且沒用魯包袋裝,在麵裡還會吃到)。

論湯的味道,我覺得小六略勝一籌,保留了較多蘿蔔的鮮味,且具有層次感;相對的此店在味道的細膩度上就稍差了一點。但如果放寬標準,這湯整體味道堪稱平衡,甘甜沒腥味,入喉順 口,也算是水準之上的佳作。 

下面那塊就是蘿蔔

 R1020705.JPG

 

2. 肉

有失必有得,同樣又是蘿蔔,搭配著花椒與八角,在熬煮的過程中壓掉了牛腩特有的腥騷,這味道就遠勝小六了。這牛腩儘管外觀不起眼,吃起來卻非常的清爽,口感也是恰到好處,不死硬且富咀嚼感,這可能是諸多店中我所吃到最好吃的牛腩。

 R1020708.JPG

 

3. 麵

連續兩天吃刀削麵,永康的刀削麵比一品山西略薄但是更寬,寬度約達1.5公分,但是功夫就差很多。

我必須說,今天吃到的麵真的讓我不甚滿意。。。麵糰本身似乎過濕了,麵心吃起來黏黏的;加上煮的時間過長,麵的邊緣都已經糊掉了。。。吃兩口我就在懷疑我是在吃刀削麵還是在吃麵疙瘩。。。

R1020710.JPG  


4. 小菜

肉乾算有入味,但是味道太淡,豆味還是很明顯。豬耳朵也是一樣的問題,吃起來味道有點太淡;而口感雖不至軟爛,但如果可以保留豬耳朵的彈性會更好。

R1020695.JPG  R1020700.JPG 


總評

 

就味道上來說算是水準之上的表現,但是麵條卻相當讓人感到無奈,但。。。刀削麵的重點不就是麵嗎???

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又抽到籤王。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 的頭像
    YU

    浪人吃的部落

    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