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是一間1960年開始營業至今,由路邊攤到今日約10坪大小的店面,其特色為祖傳的汕頭沙茶與自製的檸檬辣椒。怪哉的是,在這我從小混到大的地方有這樣一間店,我竟然完全沒注意過,經查詢才發現是在大學眼科旁約25公尺處的不起眼小店鋪,陳舊的白色招牌搭配深綠色字體,再加上那個「園」字給人的刻板印象,直覺就是一間素食餐廳,也年怪20幾年來我從來沒注意過。

R1020555.JPG 

門面非常簡單,內部裝潢亦然。手寫的菜單卻讓人能感受到老闆娘的用心。玻璃門上則是貼著報章雜誌的介紹。

R1020523.JPG  R1020526.JPG  
 


經查詢,該店較受推崇的是沙茶牛肉乾麵與雙丸湯。沙茶具說是用椰子粉、芹菜粉、芫妥子、南薑等十多種材料,與扁魚乾以文火慢炒而成。雙丸湯湯內的牛肉丸與牛筋丸則是清晨三點前去選購的溫體牛肉,以純手工製作;100%純牛肉、不參魚漿和粉是其最大特點。

具南洋風味的檸檬辣椒,據說是一位台大的僑生所傳授(網路消息),作法是以檸檬汁和金桔汁浸泡新鮮辣椒而成。試吃後其實沒想像中的辣,酸甜辣的口味還蠻開胃的。

R1020527.JPG 

最值得一提的,雖然店內的大東西大多佈滿歲月的痕跡,惟獨廚房看的出重新整理過,那發亮的白色磁磚,很直接地多給了一點安心的感覺。


 

評比與感想


1. 沙茶牛肉乾麵

R1020533.JPG  R1020539.JPG  R1020542.JPG  

a.牛肉

牛肉是沾太白粉水後汆燙的牛肉片,部位似乎是一般熱炒常用的刀頭或和尚頭。(這兩塊切起來外觀差不多,整塊的就比較好分,比較圓的就是和尚頭。)這兩塊肉的特色是瘦不耐久煮,最常見的作法就是切薄片快炒,大部分都會沾太白粉水以增加滑嫩。

而這麵裡的牛肉,以價位來說不算多,倒是夾起來時就讓我覺得有些文章,因為異常的柔軟。放入口中,果然如我所料,加了過多的嫩精,導致吃起來完全沒有牛肉的口感,也沒有牛肉的味道。嫩精也就是木瓜酵素,可以分解蛋白質,加一點到肉裡可以使肉嫩一點,可是加太多會完全破壞組織,味道也會完全流失。

 

b.麵

麵條用的是細的陽春麵,搭配沙茶的香氣,一度讓我誤以為是油麵。這麵吃起來不太軟,但也不太硬,問題就在麵心吃起來是黏的。可能的原因有三個:麵糰太濕、麵放太久、煮麵火太小。個人評斷似乎是麵放太久的機率高些。


 

c. 醬料

這沙茶的味道倒是完全出乎我預料。扁魚油炸後的香氣與鮮甜不是那麼明顯,反倒是層層疊疊的香料味道,讓我有種在吃南洋咖哩的錯覺。搭配小辣的醬汁,就味道來說是還不錯,只是似乎量不夠多,搭配麵吃起來既有點太淡了,比較可惜。此外加入酸甜的檸檬辣椒,也有另一種風情。


2.雙丸湯

R1020545.JPG    

三顆丸子,依書上的介紹,兩顆軟的是牛肉丸、脆的那顆是牛筋丸。

牛肉丸吃起來軟爛無嚼勁,牛肉味淡淡的,且隱隱約約帶著點不甚新鮮的腥味與酸味,雖然我想一般人是吃不太出來的。

牛筋丸吃起來就比較像貢丸,口感較好,味道也較濃,我比較喜歡這個。

湯的話就是煮丸子的湯,加入芹菜和蔥花提味;另外還加了高麗菜乾,只是味道完全被蓋過了。


 

3. 小菜

R1020549.JPG  R1020552.JPG  

本來只想點一份豆乾,但是因為我的燙青菜一直不來,加上看到隔壁運將大哥在吃肉汁花乾,一時嘴饞也點了一份。小菜的價錢比一般店貴,但是較大的分量看來還算合理。

豆乾魯的算入味,雖味道偏淡但能吃的出老店特有的陳香。花乾上桌前有用肉汁燙過,雖說吸飽肉汁但豆味依然明顯,且兩者的味道我覺得不是很合。

此外店家除了蔥花外,還灑上了白芝麻,香氣雖不及麻油,但別有一番滋味。

 

總評


這可以說是一間帶有人情味的小館,也看的出老闆娘的用心。只是如果以美食的標準來看,很多地方都有需要加強的必要。此外這樣吃起來就超過兩百大洋,個人絕得是稍嫌貴了一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 的頭像
    YU

    浪人吃的部落

    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